古代夏季的冰是怎么來的?古代冰塊怎么儲存到夏天?
來源: 南方財富周刊 ┆ 時間: 2023-03-15 21:37:56
古代夏季的冰是怎么來的?
古代夏天冰塊是在冬天把冰取來,貯存在地窖里,到了夏天再拿出來享用。每年大寒季節,古人就開始鑿冰儲藏,因為這時的冰塊最堅硬,不易融化。管理藏冰事務的官吏監督奴隸、農民到水質好的地方鑿采,藏到預先準備好的冰窖里。
古代冰塊怎么儲存到夏天?
古代沒有電,當然更不可能會有冰箱,夏天溫度這么高,想制作冰塊是無法做到的。
但是唐宋、明代、清朝又有明確的歷史記載,在夏天,古代是有冰塊買賣和用的冰窖。一般來說在古代有錢的大戶人家,會建造冰窖, 如清代龍居大富戶。
按照標準,大概地下4-5m的深度,可以實現溫度保持到0℃左右。冰塊足夠大的話,是不容易化的。要想存冰塊到夏天,第一步是挖地窖,地窖一般是5m深左右。冰窖內藏冰多是冬天儲藏,或者從北方運輸來的。
這樣可以方便夏天取用。唐代,唐玄宗一騎紅塵妃子笑,楊貴妃吃荔枝時就是用冰塊保存的。地窖挖好后,下面鋪上草氈。
等到冬天,冰結最厚的時候,到湖里,找到最厚最硬的冰塊,一塊塊的切下來。然后一塊一塊的摞進的窖里,一直到的窖頂。摞滿后再在上面蓋一層草氈,草氈上面再蓋一層厚厚的黃土,最后用土封起來。
一般情況下,民間建的冰窖只打開一次,所以一般是提前就開始預約買主,預約量攢夠一冰窖的量以后才會開窖放冰,買家去取。除此以外,還會有一些專門的存冰設備,比如清代宮廷里用冰鑒(冰箱),箱內用鉛或錫隔熱。既能防暑降溫,又能保存酒肉。
標簽: 古代夏季的冰是怎么來的 古代冰塊怎么儲存到夏天 古代冰窖怎么保持冰不化 古代夏季的冰窖叫什么